來源:北海園林公司
點擊:未統計
時間:2022/5/17 15:55:19
“美麗中國”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概念,是指山美、水美、人美,環境美、生活美、一切美,其實質是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教導深入人心,全國人民的生態環保意識逐漸增強。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睂⑸鷳B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美麗中國描繪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好藍圖,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具體目標,這順應了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美麗中國體現了人民對優美生活環境的更高追求。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人民群眾的向往和需求在哪里,黨和國家的目標就要定在哪里,工作就要放到哪里。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br />
十九大報告為美麗中國提出了新目標。指出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任務艱巨,該從何處著力?首先要轉變生產方式,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嚴格控制開發強度,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其次,要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美麗中國,重在有制度保障。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與此同時,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最突出的環境問題為重點,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此外,應轉變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改變一些傳統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變奢侈消費、劣質消費等習慣,引導人們觀念的更新,形成綠色價值觀。
01現實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
2013年5月24日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賀信
2013年7月20日
生態文明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